《林业产业信息》2022年第10期
2022-10-25 访问次数:2579次
林业产业信息
第10期
(总第321期)
吉林省林业产业协会主办 2022年10月25日
本 期 要 目
2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省内动态
5 延边州林业和草原局多措并举 有力保障林草生态安全
国内动态
6 2022中国林草经济发展博鳌大会将于12月举办
7 云南出台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8 浙江部署高质量“森林浙江”建设
9 浙江推进林业共同富裕
9 新疆巴州:林果飘香产业兴
11 林票就是“摇钱树”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党的二十大代表纷纷表示,新时代十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我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奋进新征程,我们要持之以恒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金秋十月,神州大地舒展美丽画卷。
代表们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倍感振奋,同时深感重任在肩。”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州长洪庆代表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2/3面积坐落在延边州,我们全面加大保护力度,积极开展虎豹栖息地环境修复、种群保护、科研监测等工作,虎豹种群不断恢复。
“我们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实施水土流失和沙化草原治理等47个生态项目,修复湿地1.93万公顷,黄河沿岸草原沙化退化得到根本遏制。”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州长杨武代表说,“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扛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这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安徽省马鞍山市委书记张岳峰代表表示,禁渔以来,长江马鞍山段的鱼类规模和资源密度分别达到禁渔前的1.5倍、2倍,长江刀鱼种群数量增长到禁渔前的4倍,群众常能拍摄到江豚戏水的美景。
生态兴则文明兴。随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扎实推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根基更加稳固。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近年来,我们突出抓好东平湖、大汶河等重点流域生态治理,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为主攻方向,以更高标准打好碧水保卫战。”山东省泰安市委书记杨洪涛代表说。
“西安大街上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我驾驶的公交车也实现了电动化,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陕西省西安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驾驶员法晓芳代表说,“蓝天白云变多了,人民群众都有满满的获得感。我要继续当好绿色出行、保护环境的宣传员和行动派。”
“我们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状况监测,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确保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河南省濮阳市委书记杨青玖代表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严防新增土壤污染,持续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天越来越蓝,水越来越清,地越来越绿,路越来越干净,到处都是美丽的景色。”天津市河北区环境卫生管理一所工人徐文华代表说,持续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增强人们的环保低碳意识,生态环境将越来越优美。
代表们纷纷表示,要深入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接续攻坚、久久为功,持续推动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代表们表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我们加快推动椅、竹等特色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升级,竹产业实现从根到叶的全竹开发与综合利用。椅业产业规模占国内市场的1/3,占全国椅业出口量的1/2,全县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3.5%。”浙江省湖州市委常委、安吉县委书记杨卫东代表说,我们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全域旅游作为产业融合发展的突破口,开展县域大景区建设,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高水平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智能化赋能传统产业,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曾经的‘工业锈带’已成为彰显城市品质的‘科创秀带’‘生活秀带’。”上海市宝山区委书记陈杰代表说,新征程上,将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全面建设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
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这为我们能源企业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发展路径。”山西焦煤集团镇城底矿副队长马黎明代表说,下一步,要加快煤炭产业数字化改造提升,稳步推进煤炭智能绿色开采,持续推动传统能源模式向绿色低碳模式转变。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褚松燕代表说:“党的二十大报告高瞻远瞩、系统谋划,指明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路径。我们要抓准抓好重点领域,扎实落实各项部署,在坚持系统观念的基础上做好目标分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实现。”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代表们表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我们定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来源:人民日报 寇江泽杨彦帆 常钦 齐志明 本报记者张垚、孟海鹰、孙振、肖家鑫、路畅、龚仕建、侯云晨、白之羽、金正波、王洲、黄福特、王锦涛参与采写)
延边州林业和草原局多措并举有力保障林草生态安全
今年以来,州林业和草原局主动出击、重拳出击,通过专项行动、安全检查、疫病监测等有效举措,严厉打击一批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有效遏制了非法猎捕、杀害、出售、收购、运输、使用、经营利用、进出口野生动物等行为,有力保障了林草生态安全。
一是开展了2021-2022年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行动。全州共组织各县(市)林业局开展清山清套清网行动2164次、出动车辆2437台次、出动人员12059人次;清理没收套子、夹子等猎具1114个、共发现野生动物活体77只、死体6只。共组织执法检查531次、出动车辆598台次、出动人员1996人次;检查驯养繁殖及野生动物场所62处、查处违法违规案件1起、查处违法违规人员1人。同时,为提高群众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州林业和草原局组织各县(市)林业局人员深入乡镇进行广泛宣传,不断向群众普及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知识,共制作宣传标语广告、警示牌1527个、媒体宣传175次、发放宣传资料54487份。
二是圆满完成“2022清风行动”。全州共出动车辆96台次、出动人员307人次;检查栖息地40处、人工繁育场所29个、经营利用场114个、交通运输6处、口岸和沿海沿边地区2处;收缴猎具268个。
三是强化例行安全检查。组织各县(市)林业局开展人工繁育场所安全检查。全州共人工繁育场所34个,其中熊养殖场21个,现有2927头熊;蟾蜍养殖场5个,现有202万只;蛇养殖场2个,现有300条;蓝孔雀养殖场4个,现有129只;麝香鼠养殖场1个,现有1350只;黑尾蜡嘴雀养殖场1个,现有260只。
四是实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建立完善以林场、林业站为主的重大动物疫情突发应急体系、应急反应机制和应急处置制度,提高突发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应急处理能力。各林场、林业站建立健全领导带班负责制,负责及时巡查、发现,上报本区域内突发疑似野生动物疫情,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疫情应急处理有关工作,及时填写每日巡查记录。同时,组织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知识宣传,利用乡镇集市分发资料等方式进行宣传,提高群众防范野生动物疫情安全意识。(来源: 延边州林业和草原局 万里松)
2022中国林草经济发展博鳌大会将于12月举办
10月9日,记者从2022中国林草经济发展博鳌大会新闻发布会了解到,林草博鳌大会将于2022年12月8日—11日在海南举办。
林草博鳌大会是海南省首批新引进的高端国际会议和会展活动之一,会议以“发展林草经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设置了主论坛——林草博鳌大会,以及公园景区双碳与生态康养论坛、国储林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论坛、国际咖啡论坛、国际茶业论坛等多场分论坛及云会场。会议设置了8000平方米的现场展示空间和大型博览会,届时,中外嘉宾将通过线上、线下等形式参加大会。
会议旨在加强国际林草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拓宽林草产业投融资渠道,以金融创新助力林业建设,打造国内顶端的林草产业交流、学习与贸易合作平台。
林草博鳌大会由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和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刘露霏冯璐)
云南出台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到2025年,力争林草产业总产值在2021年基础上实现翻番、突破6000亿元,产业结构由2021年的60:25:15优化为25:48:27。林草产业市场主体达6.6万户以上,实现龙头企业县级全覆盖,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30家以上,国家级林草龙头企业20家以上。建成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5个以上,充分发挥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功能,构建现代林草产业体系。
《方案》明确,综合考虑云南各地生态区位、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现状,按照分类施策、差异化发展的原则,分7个区域开展林草产业布局。《方案》要求,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要强化组织领导、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强林草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强化科技支撑、加强宣传引导,持续推进9项重点任务。包括:精准提升林草资源质量,持续加强林草资源保护管理,着力带动林区群众就业增收,推动核桃产业、特色经济林产业、木竹加工产业、林浆纸产业、林下经济产业扩面提质,推动森林康养旅游全域全季发展。
《方案》指出,到2025年,全省核桃初加工标准化能力达到80%以上,核桃产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经济林种植面积达1600万亩,产业总值达1000亿元。人工用材林总面积达4500万亩,全省木竹加工产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浆纸工业原料林基地达500万亩,林浆纸一体化产业总产值达200亿元。林下经济用林地面积达5000万亩以上,林下经济产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生态旅游与森林康养产业产值达到600亿元。
《方案》相关工作已纳入省林长制重要工作内容,压实了各级党委、政府及省直各委、办、厅、局责任,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云南林草产业发展将步入快车道。(来源: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浙江部署高质量“森林浙江”建设
浙江省高质量“森林浙江”建设部署视频会日前召开,部署实施国土绿化、林业碳汇、守护青山、保护地体系建设、兴林富民、绿色传承、林业改革、科技强林等八大行动,力争实现林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林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先行地、林业整体智治示范者三大目标。
近年来,浙江围绕“五年绿化平原水乡 十年建成森林浙江”总体安排,扎实开展森林城市(城镇)创建、“一村万树”行动、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全省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1.24%,森林植被碳储量从2.4亿吨提升到3亿吨。“十三五”以来,全省完成造林更新面积587.68万亩,新建和提升平原绿化面积79.05万亩,创建国家森林城市18个。
浙江将以建设高质量“森林浙江”为主线,以打造林业现代化先行省为目标,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增强林业碳汇能力,提升产业富民水平,弘扬森林生态文化,全面促进林业提质增效、自然和谐美丽、林农富裕富足。(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柯宗赵希元)
浙江推进林业共同富裕
浙江省林业局日前召开林业共同富裕推进会,总结林业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情况。
会议提出,全省林业系统要对照行动方案,制定精细清单,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精准落地,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聚焦谋划建设一批具有前瞻性、长远性,打基础、固根本的林业共富项目,引导资金流向重点地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补齐林业推进共同富裕的短板。
浙江把森林碳汇、一村万树、名山带富、未来林场、竹业振兴、千村万元、机械强林、数字林业等八大标志性成果作为展示林业推进示范区建设的重要窗口,力争标志性成果都能在国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建立有效的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强化林业共富工作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张科 赵希元 商天其)
新疆巴州:林果飘香产业兴
10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林果产量达648.6万吨,林果业已成为巴州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巴州拥有突出的地理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林果品种资源,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不断优化名特优新品种结构,四大特色林果产业带布局更加合理,果品货架期不断拉长,果品种类和口味更加丰富,形成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的局面,实现一年四季瓜果飘香。
加强交流合作,增强科技支撑与保障能力。巴州与河北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林业科学院等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在良种选育、林果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开展长期合作。以香梨、红枣、杏等果树为重点开展区域性试验,推广科技成果10项,选育新品种5个,制定标准体系5个,完成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出版专著2部,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3项。
为提高果品质量,巴州全面落实土壤改良、疏密改造、增施有机肥以及有害生物防控等技术措施,商品果率提高到85%。坚持生态优化、绿色发展,“两品一标”认证面积达20万亩,建成林果提质增效示范园(基地)907个20.7万亩。扎实开展林果实用技术培训,累计举办各类林果技术培训2万场次195万人次,果农栽培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2021年巴州林果产量达81.4万吨,较2012年增加28.2万吨,增长了53%。果农人均纯收入由2012年的3990元增长至2021年的7373元,增长了85%。
巴州支持新型林果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培育农业产业化林果重点龙头企业29家,林果加工企业13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00余家,产业发展带动能力不断增强。持续推进库尔勒香梨、轮台白杏、红枣和酿酒葡萄四大优势特色林果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建立以库尔勒香梨为主的70万吨果品贮藏保鲜库,实现轮台白杏加工能力2万吨、葡萄酒加工能力8万吨、红枣加工能力5万吨。开发果膏、果酒、果酱、酵素、精油、蛋白粉等林果精深加工产品50余种,果品附加值不断提升。
巴州坚持立法保护,出台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红枣产业促进条例》《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香梨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制定和落实《“金•梨富农”行动方案》《红枣提质增效实施意见(试行)》等政策,促进林果业提质增效。累计争取8亿元林果项目资金,支持各类主体积极投身特色林果产业发展。
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开拓林果市场。巴州林果产品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件、地理标志产品5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5件、林果名牌品牌产品40余件,果品知晓度、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组织实施库尔勒香梨、葡萄产业集群项目,成功创建若羌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花果资源,推出旅游精品线路,打造阿瓦提乡吾夏铁热克乡村振兴示范村,举办梨花节、杏花节、香梨节、红枣节等各类文化旅游活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十四五”期间,巴州将以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为引领,深入实施林果业提质增效工程,不断优化林果产业布局,抓紧修订完善巴州林果业产前、产中、产后标准化体系,着力打造一批标准化示范园、示范基地、示范社(户),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深入推进“巴州区域林果产品”品牌创建,不断提升林果区域品牌影响力,推动巴州特色林果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助力果农增收致富。到“十四五”末,力争林果产量达到90万吨,商品果率保持在85%以上。(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尹素萍江振斌)
林票就是“摇钱树”
“村里没砍一棵树,去年光靠碳票就收入了14多万元。”2021年5月,福建省三明市常口村的张林顺领到全国首张林业碳票。这张编号为“0000001”的碳票,承载着常口村3197亩林地在过去5年间吸收12723吨二氧化碳获得的收益,是一张可升值、可交易、可质押的“有价证券”。
与碳票形成互补的,还有林票。作为一种股权凭证,林票让国有林企与村集体共同出资经营集体林场,林农可以认购,相当于将集体股份分配到村民个人身上,赋予林农利用林票交易、质押、兑现的收益权。
三明市高桥镇新坡村的林农张祖暖,以112亩采伐迹地的经营权入股,与国有林场合作开展专业化联营,林场负责全程管理,林木成熟采伐后,张祖暖可以坐等分红。“同样一亩林子,单家独户经营顶多有6到8立方米的产出,林场经营的出材量可以提高好几倍!”在张祖暖看来,一张张林票就是一棵棵“摇钱树”。
“多栽杉和松,子孙不会穷”,越来越多的林农从碳票、林票等生态产品价值变现的红利中,认识到这句古谚不虚。“分山到户、均林到人”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盘活并集约利用了森林资源。2021年,三明全市林业总产值达1210亿元,带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7%,其中人均涉林纯收入占可支配收入三成以上,真正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人民日报记者朱金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