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产业信息》2024年第7期
2024-7-14 访问次数:515次
林业产业信息
第7期
(总第328期)
吉林省林业产业协会主办 2024年7月15日
本 期 要 目
省内动态
2 通化市林业局积极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助推全市经济发展
3 蛟河市林业局积极深化绿色转型发展普惠民生
国内动态
3 坚持系统观念 建设美丽中国
——从绿色发展看新时代改革开放
8 三北局召开“三北”工程攻坚战包片蹲点重点项目汇报会
10 海南完成首例热带雨林碳汇交易
11 黑龙江省全面启动创建林长制北方样板
通化市林业局积极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助推全市经济发展
今年以来,通化市林业局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建设中心,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念好“早”“实”“精”“三字诀”,全力加速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力度,为全市经济稳增长贡献林业力量。
立足“早”字有温度。积极与相关部门对接,对市直城区范围内建设项目进行统计,梳理6个2024年度建设项目使用林地重大工程项目清单。提前介入,了解和掌握重点建设项目用地需求,对项目占用林地情况进行摸底,建立工作台账,主动指导用地单位快速、依法办理林地手续。同时,通过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等森林资源建档数据比对、分析、处理,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的必要性、用地规模等提出意见建议,引导建设项目节约集约使用林地。
着眼“实”字提速度。截止目前,相关科室人员11次深入项目建设单位面对面沟通对接,倾听企业诉求,积极向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政策倾斜。主动做好服务工作,制定“审批套餐清单”,告知项目建设单位有关法律法规关于征占用林地的规定,指导项目建设单位规范编写征占用林地申报材料。对受理的征占用林地申请,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具体明确的审查意见,确保项目顺利及时报批。
突出“精”字显力度。建立重大项目协调会议制度,由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重大项目在林地审核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畅通服务渠道,提高服务效率。安排专人跟踪办理、定期走访、定期会商,加强与相关部门衔接沟通,及时协调解决相关涉林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确保项目建设早落地、快建设、早投产、早见效。同时,对征占用林地全过程进行监管,跟踪检查用地情况,杜绝少批多占,不批也占等违法行为发生。
目前,全市已完成9个项目征占用林地材料的审核上报工作,其中通化县“气化通化”天然气综合利用等5个临时使用林地项目,共计临时使用林地29.6088公顷;沈白铁路吉林通化通化西牵引站220千伏外部供电工程等4个使用林地项目,共计使用林地9.6430公顷。(来源: 通化市林业局 李岩)
蛟河市林业局积极深化绿色转型发展普惠民生
为推动国有林场绿色转型发展,实现林业高质量发展。蛟河市林业局不断深化国有林场改革,不断提高国有林场的效能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在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同时,积极深化绿色转型发展普惠民生。
积极抓好欠发达林场巩固提升建设项目。争取上级资金450万元,精心打造拉法山景区“观云海看日出”旅游新项目。争取上级资金640万元,建设“拉新战斗纪念馆”,打造蛟河景区唯一红色之旅新亮点。以上新增加全新的旅游景观亮点、看点及卖点,增加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去年双节期间,蛟河市共接待游客19.0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624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25.68%和117.33%,比2019年分别增长26.3%和25.6%。吉林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接待游客11.5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504.33万元,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13.68%和140.87%。庆岭活鱼街17家鱼餐馆接待游客5.7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270万元。
蛟河市林业局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强认为关怀,面对林业职工工资偏低窘境下,开源节流,积极深化绿色转型发展,竭力开创森林旅游等朝阳产业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给林业林场企业干部职工三年平均涨了1000元工资,是目前林业职工实现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满满的时期。(来源: 蛟河市林业局 王向新)
坚持系统观念 建设美丽中国
——从绿色发展看新时代改革开放
“生态环境好,老百姓就多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纵深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贯彻的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坚持系统观念”,强调“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蕴含了丰富的系统观念——
“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考虑环境要素的复杂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生态环境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协同治理”;
…………
坚持系统观念,建设美丽中国,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新变化,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要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作为重大制度创新和重要改革举措有力有序展开,发挥利剑作用。三轮督察动真碰硬,督促地方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推动解决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顽疾”——祁连山生态保护由乱到治,云南集中整治滇池沿岸违规违建问题……
聚焦顶层设计,系统谋划。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把“污染防治攻坚战”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党的二十大作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在治国理政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聚焦“四梁八柱”,逐步筑牢。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下,党中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形成生态文明体制的纲领性架构。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生态文明目标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四梁八柱”,逐步筑牢。
聚焦法律法规,着力完善。
今年6月1日,《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正式施行,以立法形式确立生态保护补偿基本制度规则。我国已基本建成世界上覆盖范围最广、受益人口最多、投入力度最大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进入新时代,我国制修订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税法、长江保护法以及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形成“1+N+4”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立法力度之大、执法尺度之严、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
入河入海排污口一头连着江河湖海,一头连着生产生活。过去,由于碎片化分工格局,“环保不下水”“水利不上岸”“海洋不登陆”,排污口管理存在着“中梗阻”。新组建生态环境部,打通“地上和地下”“岸上和水里”“陆地和海洋”“城市和农村”“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整合分散的生态环境保护职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尤其是体现了这一重要思想中的系统观念。”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排污许可、河(湖)长制、碳排放权交易等管理制度加快出台,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有效落实,全党全社会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
祁连山南麓,青海木里,高天流云、青草黄花。曾经,大规模非法采矿导致满目疮痍。3年多来,通过采坑回填、渣山复绿、边坡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木里矿区生态系统结构逐渐稳定、水源涵养能力明显回升。
习近平总书记6月19日在青海考察时强调:“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巩固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成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此后又将“草”和“沙”纳入其中。我国坚持系统观念,创造性提出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断提升。
陕西富平县,蜿蜒的石川河水清岸绿,水绕着城,城抱着水。当地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坚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一体化保护,打出修复水生态、保障水安全、转化水价值组合拳,石川河生态环境逐年改善。“我每天都来逛两圈,看着好风景,吼上几嗓子秦腔,心里美得很!”从小生活在岸边的居民魏美玲感叹。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我国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坚持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
污染防治攻坚战,从“坚决打好”到“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接续出台,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等深入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等稳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你看,环境多美啊。以前的臭水沟改造成了亲水公园,乡亲们就像住进了花园里。”广东潮州市潮安区归湖镇狮峰村村民李仲歆说。
“我国总体上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植树造林,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已连续12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一抔抔土、一棵棵树,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持续科学开展,种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宏伟工程。2023年6月,“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打响,越来越多的绿意延展。
着力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有效扩大生态环境容量,推动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快速积累,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只有依靠高水平保护才能实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中,我们都要把握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
锚定新目标,砥砺新征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变革,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政绩考核“指挥棒”绿起来。
“在绿色发展方面搞上去了,在治理大气污染、解决雾霾方面作出贡献了,那就可以挂红花、当英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加大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的权重,不再简单地“以GDP论英雄”。2021年全国两会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听完林场工人周义哲代表讲述的砍树变护林经历,总书记笑着说:“你提到的这个生态总价值,就是绿色GDP的概念,说明生态本身就是价值。”
绿色生产方式广泛推行。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策。”我国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大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推动能源革命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系统推进清洁生产,统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十年禁渔”扎实推进,绿色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
绿色生活方式渐成时尚。
“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积极弘扬生态文明价值理念,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活动,推广绿色出行,通过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和方式,正在融入每个人的生活。
山西运城盐湖有4600多年开采史。近年来,当地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实施“退盐还湖”,盐湖保护范围内停止工业生产,同时壮大汽车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利用区位优势,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黄河流域各省区都要坚持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不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事,坚决不能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生态兴则文明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坚持以系统观念,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一定能够筑牢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根基,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 寇江泽)
三北局召开“三北”工程攻坚战包片蹲点重点项目汇报会
6月27日至28日,国家林草局三北局组织召开“三北”工程攻坚战包片蹲点重点项目汇报会。13个包片蹲点组依次从工作开展情况、包抓省(区)重点项目推进情况、主要特点和做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策建议等方面作了全面汇报。会议充分肯定了各包片蹲点组工作成效,并对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
会议强调,本轮包片蹲点工作初步取得了掌握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研究对策、提出建议的效果。当下,“三北”工程攻坚战已进入实质性的落地阶段,要从三个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发挥包片蹲点作用,积极帮助各省(区)化解推进“三北”工程攻坚战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推动“三北”工程攻坚战重点项目落实落地。
一是认清形势直面问题。各省(区)党委政府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措施、破常规政策,以强烈的政治担当推进“三北”工程攻坚战取得良好开局。同时,要回答好新时代“三北”工程攻坚战“新”在哪里、如何以“变”取胜等问题,以新思路新举措积极应对新考验。
二是勇担使命履职尽责。“三北”工程已经由单一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转变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生态治理工程,承担着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建设“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的时代重任。
三北局要站在国家要求和生态建设发展的战略高度,推进“三北”工程攻坚战,以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的思想来抓好各项工作,久久为功建好护好“绿色长城”。三是认真分析解决问题。建立包片蹲点工作发现问题清单,深入分析问题产生原因,提出针对性强、可操作、能落地的具体举措,为国家林草局党组研究推进“三北”工程攻坚战提供决策依据。
会议要求,下一阶段包片蹲点要重点做好3项工作。
一是完善蹲点成果。各包片蹲点组要继续紧密联系包抓省(区),精准统计核实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具体、精准梳理工程难点和问题,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完善调研报告,讲清进展情况、讲好特色亮点、讲实困难问题。
二是提出对策建议。针对配套资金难落实、资金下达与造林季节错位、退化草原免耕补播存在不确定性以及退化林修复管理、建设成果后期管护、提升项目可研编制质量、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沙化封禁保护区治理等方面的共性问题,研究提出解决方案。
三是坚持喜忧兼报。充分发挥三北局作为攻坚战前沿阵地的作用,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紧密联系“三北”工程区各省(区)、市、县基层林草部门,及时了解掌握基层工程进度、需求诉求、难点堵点等,第一时间梳理汇报,全力推动问题解决和工程建设。(来源:国家林草局三北局 张文昭)
海南完成首例热带雨林碳汇交易
7月10日,海南省林业局举办热带雨林碳汇交易暨项目合作签约仪式,海南3家公司认购了合计35万元的热带雨林碳汇。这是全国首例国家公园碳汇交易活动。
活动现场,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海南弗佑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分别认购热带雨林碳汇15万元、10万元、10万元。广大公众也以个人名义积极参与到认购活动中, 用于个人及企业抵消碳排放,实现碳中和。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平安保险海南公司和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吊罗山分局签订了合作协议书,在碳汇开发、技术支撑、金融支持上开展深度合作,保障海南林业碳汇交易高效开展。
此次碳汇交易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吊罗山片区的1万亩热带雨林金钟藤清除项目为基础,恢复林木生长、维持生物多样性,促进碳吸收和积累,产生碳减排量。金钟藤严重影响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和碳汇能力,开展金钟藤清除具有巨大的额外固碳空间。该项目预计20年内可产生二氧化碳减排量10.9万吨,碳汇交易额超过1000万元。(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梁成武)
黑龙江省全面启动创建林长制北方样板
日前,黑龙江省林长制办公室印发《黑龙江省创建林长制北方样板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总体目标、实施范围、重点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五个部分对打造林长制北方样板进行了部署,标志着黑龙江省创建林长制北方样板工作全面启动。
《方案》围绕林草重点任务、林草行政执法能力和林长履职能力等,明确了创建重点内容,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一是打造森林草原灾害防控示范地,全面提升森林草原火灾和有害生物防控能力。二是打造林草资源管理示范地,提升林草资源保护能力。三是打造国有林场建设示范地,释放国有林区林场发展活力。四是打造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示范地,加快构建范围合理、权属清晰、制度完善、职责明确、定位准确、功能齐全的自然保护地。五是打造集体林经营示范地,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六是打造生态修复示范地,有力推动国土绿化由注重数量转向数量和质量并重。七是打造森林可持续经营示范地,加快探索适合不同地区、不同林分的科学经营模式。八是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实践地,做大做强龙江森林食物“九珍十八品”省域公用品牌。九是提升林草行政执法能力。十是提升林长履职能力,加强林长制组织保障体系建设。
《方案》通过重点打造哈尔滨市及其所属部分县(市、区)、乡(镇)村示范样板,全省范围择优选取1个县(市、区)及所属乡(镇)、村,大兴安岭林业集团、龙江森工集团、伊春森工集团、北大荒农垦集团择优选取1个林业局(农场)及所属的林场(连队),作为重点区域打造林长制工作示范综合体,创建具有龙江林情特色、符合龙江林草发展的林长制样板。
创建林长制北方样板工作分为制定谋划、全面打造、验收总结三个阶段进行,力争2025年底,打造一批样板示范地,引领完善林长目标责任体系,健全林长制制度体系,推动提高各级林长履职效能,提升全省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开创龙江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3年,黑龙江省政府与国家林草局召开座谈会并形成备忘录,依托备忘录内容,国家林草局支持黑龙江省林长制工作,力争在林草资源保护、防火防虫等方面出成果、上台阶,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林长制北方样板。(来源: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