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企业风采

 

地址:长春市南关区大经路2206号21世纪A座1008室

网址:http://jllycy.com  或:吉林省林业产业   

 E--mail:jlslycyxh@163.com

邮编:130041   

 

欢迎光临吉林省林业产业网站,如果您有什么建议和要求,请您联系我们!
《林业产业信息》2019年第10期

     2019-10-22       访问次数:1303次

 

林业产业信息

10

(总第276期)

 

吉林省林业产业协会主办        20191030

 

本 期  要  目

省内动态

2  全省林业产业转型发展现场培训会议召开

国内动态

4  我国生态扶贫任务已完成90%以上

5  我国已选聘100万生态护林员助力脱贫攻坚

6  内蒙古草原生态状况明显好转

7  “中国绿都”点绿成金:既生态美也产业优

 

 

 

 

 

 

 

全省林业产业转型发展现场培训会议召开

929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引导全省林草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加快林业产业转型发展步伐,省林草局和省林业产业协会共同组织召开了全省林业产业转型发展现场培训会议。会前,与会人员于927-28日,分别到永吉县、敦化市和延吉市,现场参观学习了部分企业、林场发展林业特色产业的经验和模式。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展改革司经济林和林下经济处处长李斌就经济林、林下经济和森林康养产业政策讲课。省内部分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及林业企业介绍了产业发展的经验。开展了林业产业政策意见(征求意见稿)研讨。最后,省林草局副局长孙光芝讲话。会议由省林草局科技产业处处长谭国庆主持。

省林草局副局长孙光芝讲话

孙光芝指出,近年来我省各级林业主管部门通过编制规划、政策引导、行政推动,有力地促进了林业产业发展。一是健全了产业发展指导机构,加大对林业产业的宣传、引导和推进力度。二是组织指导林业企业成立林业产业协会和各类学会、专业委员会,加强企业沟通协作。三是编制了《吉林省2010-2020年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了《吉林省九大林草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确定了我省林业产业转型发展的重点方向。四是加大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2010-2018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4.36亿元,扶持林业产业项目600多个,推广林业产业技术成果上百个,拉动社会对林业产业投资近80亿元,建立各类技术示范基地上千公顷。目前全省已有国家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户,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单位20个,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0户,省级林业产业基地51个,全省林业总产值由2010763亿元增长到20161565.9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6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2.7%

孙光芝强调,我省林地面积953万公顷,约占全国林地总面积(3.12亿公顷)的3%;林业总产值只占全国林业经济总产值(7.33万亿元)的1.9%;林下经济和经济林产品总量128万吨,仅占全国经济林产品产量(1.57亿吨)的0.8%。从数字上看,我省林地产出能力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3。从产业的富民效果上看,全省现有林业在册职工总数11.8万人,其中生产一线在岗职工约6.4万人,大多数一线职工工资2000元左右,加上产业经营收入能达到2200元,比2018年我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4/月)低300多元。

孙光芝指出,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也是重要的基础产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就是在告诉我们,生态环境要保护,经济也要发展。作为行业部门发展好林业产业、为地方经济增长和富裕人民群众做出贡献,是体现行业地位和作用的根本。当前,省委、省政府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各部门都在积极作为,努力创新发展。

孙光芝强调,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林业产业转型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省委“三个五”发展战略、“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和推动中东西“三大板块”建设的部署,围绕实现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和林业经济强省建设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全面富裕林业职工与林区群众为核心,以实施九大特色产业提升工程为重点,着力构建“森林生态旅游康养、经济林及林下经济、林业特色资源产品精深加工”三大支柱产业体系,加快实现由林业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跨越,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改善提供强大动力和全面保障,带领广大干部职工与林区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孙光芝指出,要明确林业产业转型发展的布局任务:一是优先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康养产业,打造全国森林康养、避暑休闲和冰雪旅游胜地;二是突出发展林下经济和经济林产业,打造绿色森林食品和无公害有机药材供应基地;三是加快发展林业特色资源精深加工产业,打造特色资源产品研发和加工制造产业高地;四是实施九大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建立形式多样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基地。

孙光芝强调,要加强林业产业转型发展的组织保障:一要进一步加强对林业产业转型发展的领导;二要进一步优化林业产业转型发展的环境;三要进一步加快全省林业开放发展的脚步;四要进一步服务和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五要进一步发挥各级林草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

各市(州)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相关领导,各县(市、区)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有关领导,吉林森工集团、长白山森林集团及各国有林业局、森林经营局的有关领导,长白山保护局、白城市芦苇局以及部分省林草局直属单位的领导,省内部分林业民营企业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省林草局宣传中心  赵冷冰 刘宏岩报道

 

我国生态扶贫任务已完成90%以上

近年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积极完善选聘生态护林员政策、推广合作造林脱贫模式、助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目前已完成《生态扶贫工作方案》中90%以上任务。2016年以来,全国已累计安排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167亿元,在贫困地区选聘1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担任生态护林员;中央累计安排贫困地区林草资金1500多亿元,组建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2.1万个,生态扶贫工作全面推进,持续带动贫困人口通过参与生态建设和保护实现脱贫。
  记者927日在广西罗城召开的全国生态扶贫工作会议上了解到,近年来我国还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野生动植物保护、草原和湿地保护政策措施,连续四年提高补偿补助标准,吸纳更多贫困人口参与生态管护,贫困人口的受益水平显著提升。同时,重点扶持和积极推动木本油料、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产业项目,2018年中西部22个省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4.4万亿元,同比增长12.8%。贫困地区油茶种植面积扩大到5500万亩,建设林下经济示范基地370家,依托森林旅游实现增收的贫困户达35万户,年户均增收3500元。深入开展林草科技扶贫,创建“科技+企业+贫困户”扶贫模式,建立各类示范基地1316个,实施科技扶贫项目626项。此外,我国生态扶贫还聚焦深度脱贫攻坚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和定点扶贫县,重点推进了怒江州深度贫困地区林草生态脱贫,2018年怒江州林业总产值19.48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2635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1%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在会上指出,脱贫攻坚战进入最后攻坚阶段,要继续推进生态补偿扶贫、国土绿化扶贫、生态产业扶贫三项举措,提升生态扶贫政策成效,巩固生态脱贫成果,全面完成生态扶贫任务。要强化政治责任担当,完善生态扶贫机制,加强扶贫队伍建设,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生态扶贫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继续扩大生态护林员选聘规模,加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治理、防护林等方面的支持,将生态扶贫任务进一步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全面完成生态扶贫目标任务。建立健全生态扶贫长效机制,完善扶贫造林种草合作社扶持政策,把产业扶贫作为巩固脱贫成效的根本措施,在深度开发利用、产品精深加工、拓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上下功夫,走出一条优质高效发展的生态产业扶贫路子。继续加强对定点县落实脱贫攻坚帮扶力度,进一步加大消费扶贫、结对帮扶、产业扶贫和科技帮扶力度,提高脱贫质量。
  据介绍,我国森林草原区、生态脆弱区、深度贫困地区“三区”高度藕合,山区林区沙区牧区拥有丰富的土地、物种、景观等资源,既是生态扶贫的主战场,也是林草建设的重点区域。生态扶贫这一模式高度契合了欠发达地区消除贫困和保障生态安全的双重目标需要,不仅符合贫困地区老百姓的实际,而且彰显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时代特色,深受基层欢迎,已成为脱贫攻坚的一大亮点。(
来源:中国林业网

 

我国已选聘100万生态护林员助力脱贫攻坚

记者在全国生态扶贫工作会上了解到,我国已在贫困地区选聘1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担任生态护林员,助力脱贫攻坚。
  国家林业局于2016年启动选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担任生态护林员工作。生态护林员,不同于以往的“护林员”。生态护林员的名称和角色是伴随着国家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的步骤诞生的,是党中央国务院明确的包括“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在内“五个一批”的重要步骤和举措。2016年以来,已累计安排中央资金140亿元,省级财政资金27亿元支持生态护林员选聘。
  “一人护林,全家脱贫”,生态护林员在国家生态扶贫战略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帮扶这些无门路就业、无技能增收的贫困群体通过劳动脱贫;另一方面,扩充了基层急需的生态保护队伍,织密织牢了生态脆弱区林草资源保护网。贫困地区涌现出了一批以生态护林员带动的林草大户、产业能手和致富带头人。国家林草局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野生动植物保护、草原和湿地保护政策措施,连续4年提高补偿补助标准,吸纳更多贫困人口参与生态管护,贫困人口的受益水平显著提升,各类破坏林草资源的案件明显减少,资源保护力度不断加大。2018年,国家林草局牵头的“选聘生态护林员工作”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考核中获得“好”的成绩。
  开展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是林草系统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一项创新性举措,是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的重要手段。生态护林员政策实施3年来,在各地产生了一系列好的政策效果。
  安徽省、江西省推行林长制,在基层建立“一长一警多员”的管护框架,生态护林员是林长制管护人员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绿护绿”的中坚队伍力量,夯实了林长制工作基础。生态护林员政策实施以来,贵州省森林火灾受害率从2013年至2015年的平均0.061‰降到2016年至2017年的平均0.004‰,比政策实施前下降了93.4%。青海湟中县,在生态护林员上岗后,林业行政案件报案数同比上升了8%,火情、火灾同比减少33%。生态护林员实现家门口就业,2017年湖北省2.5万名生态护林员中在外务工返乡人员占42.5%2018年,宁夏共扶持1021名生态护林员发展庭院经济林,共种植庭院经济林36673株,拓宽了生态护林员增收渠道,生态护林员成为脱贫带头人。(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内蒙古草原生态状况明显好转

  记者105日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获悉,多年来,内蒙古草原保护建设力度不断加强,草原生态状况明显好转,平均植被盖度从2000年的30%提高至2018年的44%
  内蒙古拥有13.2亿亩天然草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多年来,内蒙古积极推进草原保护,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内蒙古自治区基本草原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在规范草原保护、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法规框架体系。同时,内蒙古还强化草原监督管理机构队伍建设,从1983年成立草原监督管理机构开始,到目前已逐步构建起自治区、盟市、旗县、苏木乡镇四级执法体系,草原日常管理得到强化。
  内蒙古林业和草原局局长牧远介绍,目前内蒙古10.2亿亩草原实施禁牧和草畜平衡,划定基本草原8.84亿亩,种草保留面积连续多年稳定在5000万亩以上,2018年草原平均植被盖度达到44%,较2000年提高14个百分点。“内蒙古草原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区草原植被恢复到了20世纪80年代水平。”
  牧远表示,下一步,内蒙古将融合林草进行生态保护修复,草灌乔合理搭配,着力促进农牧民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内蒙古将持续推进草原生态保护、草原生态修复、草原资源合理利用,尽快形成人、草、畜和谐发展的新格局,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来源:新华网

 

“中国绿都”点绿成金:既生态美也产业优

  在中国最“绿”的省份福建,三明是最“绿”的城市。“林深水美人长寿”已成为这个“中国绿都”的生动写照。
  目前,地处闽西和闽西北的三明市森林覆盖率达78.14%,活立木蓄积量、森林资源总量、自然保护区面积分别约占福建全省的1/31/41/5,负氧离子含量是中国平均水平的3.4倍;空气、水、土壤质量均居中国前列,水环境质量位列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第24名,7个县空气考评进入福建省县级城市前十;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中国生态保护与建设典型示范区,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组成部分之一的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和180个国家级旅游品牌。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这里的人均预期寿命在2018年达79.61岁,分别比中国、福建省高出2.61岁和1.19岁。
  对此,三明市委书记林兴禄在不久前举行的福建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三明专场上表示,要发挥绿色生态优势,以生态产业化为抓手,大力发展全域森林康养产业,打造“中国绿都·最氧三明”品牌。
  三明已与北京林业大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在全域森林康养产业规划编制、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合作。该市也正整合生态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行政资源,争创国家森林康养示范市,争取设立一批国家级、省级医养、培训、研学基地。
  文旅康养产业是三明培育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该市因地制宜发展森林康养、生态农业、林下经济、生态旅居等业态,加快对接央企、大型民企项目,今年以来新签约5个项目,总投资6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4个项目已开建。
  处于中国首个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内,三明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探索实施“河湖长制”、排污权抵押贷款、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改革;强化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加快三钢超低排放改造等项目,生态环境指标排名福建省前列。
  依托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和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平台,三明立足丰富的山林资源,深化林业改革,推动对台林业交流合作,加快建设现代林业,逐步走出了一条“点绿成金”的绿色发展路子。
  不只是要生态美,三明也着力产业优。新中国建设的这个新兴工业城市,迄今已形成38个行业的综合工业体系,集聚了福建省最大的钢铁、造纸、水泥、重型卡车等生产企业,钢产量、载重汽车产量分别占福建省的1/41/5
  发挥老工业基地优势,三明扶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与三钢、翔丰华等49家龙头企业签订“一企一策”扶持政策或备忘录,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实施主导产业行动计划,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钢铁与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
  一个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三明加速崛起,吸引境内外客商纷至沓来。据林兴禄透露,三明市瞄准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开展产业链招商,今年前7个月新增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32个,总投资421亿元。(
来源:中国新闻网

 

 

 

 

 

网络实名:吉林省林业产业网
Copyright 2008-2009 jllycy.com,All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吉林省林业产业协会     承办维护:吉林林业科技信息中心    电子邮箱:jllycyxh@163.com     联系电话:0431-88627576(协会)

ICP备案号:吉ICP备06006197号  网页分辨率1024*768  建议使用IE5.0以上版本浏览


吉ICP备18005204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2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