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企业风采

 

地址:长春市南关区大经路2206号21世纪A座1008室

网址:http://jllycy.com  或:吉林省林业产业   

 E--mail:jlslycyxh@163.com

邮编:130041   

 

欢迎光临吉林省林业产业网站,如果您有什么建议和要求,请您联系我们!
《林业产业信息》2022年第9期

     2022-9-20       访问次数:1171次

 

林业产业信息

9

(总第320期)

 

吉林省林业产业协会主办    2022920

本  期  要  目

省内动态

2  景俊海在吉林省2022年林长制会议上强调:加快建设生态强省,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让绿色成为吉林振兴发展最亮丽的底色  韩俊出席

3  吉林省林草生物多样性保护2021年度公报

国内动态

9  福建花卉育种成就千亿元特色产业

11  安徽亳州林下经济带动近17万人就业

12  山东济南多措并举激发林果产业活力

 

景俊海在吉林省2022年林长制会议上强调:加快建设生态强省,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让绿色成为吉林振兴发展最亮丽的底色  韩俊出席

近日,省委书记、省总林长景俊海以视频形式主持召开吉林省2022年林长会议。他强调,要忠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林业草原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推行林长制,加快建设生态强省,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让绿色成为吉林振兴发展最亮丽的底色。省长、省总林长韩俊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播放吉林省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汇报片,审议通过《吉林省林长制工作考核制度》《吉林省林长制激励措施实施办法》《2022年吉林省林长制工作要点》,听取省林长办公室、省检察院、省自然资源厅和延边州有关工作情况汇报。

在充分肯定全省林长制工作后,景俊海指出,守好绿水青山黑土地、护好蓝天白云好空气,是吉林必须肩负起的历史责任和政治责任。一要着力厚植吉林良好生态优势,统筹加强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实施最严格的林草资源管理制度,有效提升森林草原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各类灾害处理能力,坚决防范化解林草重大风险。二要着力提升林草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分类分区开展国土绿化,统筹推进“绿满山川”“林廊环绕”“水草相依”等林草湿重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合理安排年度造林任务,切实保障生态发展空间。三要着力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发展休闲旅游康养产业,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不断拓展绿色富省、绿色惠民发展路径,努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相统一。四要着力破解制约林草高质量发展难题,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和国有林场林区改革,全面激发林草发展内生动力。稳妥推进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形成整体工作合力。五要着力发挥林长制改革综合效应,以“五化”闭环工作法狠抓责任落实、检查考核、宣传引导,真正做到部门联动、上下互动、齐抓共管。

  韩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全面落实林长制各项要求,突出抓好万里绿水长廊等重大工程建设,建设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推进林下及林特产业集群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为打造绿美吉林、建设生态强省提供坚实保障。

  省委常委同志,省政府负责同志,省法院院长、省检察院检察长,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市(州)、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梅河口市、各县(市、区)负责同志在各会场参会。(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网  黄鹭 于小博

 

吉林省林草生物多样性保护2021年度公报

 

  2021年,吉林省林草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聚焦建设生态强省战略,深入实施林草湿生态连通、十年绿美吉林行动、资源保护修复等重大工程,着力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重要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和生物遗传资源得到全面保护,生态环境日益向好,绿色发展底蕴愈加深厚。为回应广大群众对吉林省林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切,特发布本公报。

  一、林草生物多样性概况

  吉林省是全国重点林业省份,森林、草原、湿地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

  (一)生态系统概述

  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吉林省中东部地区。全省林地面积879.28万公顷。其中,有林地833.2万公顷,疏林地3.37万公顷,灌木林地8.5万公顷,未成林地12.2万公顷,苗圃地0.27万公顷,无立木林地5.33万公顷,宜林地3.9万公顷,辅助生产林地12.51万公顷。全省活立木总蓄积10.9亿立方米,有林地蓄积10.8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5.2%

  草原资源主要集中在吉林省西部地区。全省草原面积67.47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5%。其中,天然草原面积16.5万公顷,人工草地面积1.1万公顷,其它草地面积49.8万公顷。全省60个县(市、区)均有不同分布,集中分布主要在白城市、松原市和四平的双辽市,占全省草原面积的85%。西部草原属于半干旱草原带,冬季寒冷、夏季温热、降水较少、蒸发强烈,土壤淋溶作用微弱,钙化过程发达,高大乔木生长缓慢,草原植物的群落结构简单,季相显著。草种主要有旱生的窄叶丛生禾草,如羊草、针茅、虎尾草、狗尾草等,是典型羊草草原。

  湿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吉林省西北部和东部地区。全省湿地面积23.03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2%。全省湿地类型多、分布广,区域差别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有森林沼泽、灌丛沼泽、沼泽草地、内陆滩涂、沼泽地5个二级类,其中,森林沼泽30566.8公顷,占13.3%;灌丛沼泽6754.9公顷,占2.9%;沼泽草地60428.5公顷,占26.2%;内陆滩涂88466.6公顷,占38.4%;沼泽地44058.9公顷,占19.1%。湿地主要分布在白城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松原市3个地区,占全省湿地的85%。有国际重要湿地3处、省级重要湿地21处。

  (二)物种多样性概述

  吉林省有野生植物4000余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有40种。其中,国家级保护野生植物1种、国家级保护野生植物39种。按管理部门划分,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管理的有23种,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管理的有17种。东北红豆杉作为国家级保护野生植物,保护力度持续加强,植株数量呈现增长趋势。

  吉林省有野生动物488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136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6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0种。按管理部门划分,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管理的有124种,渔业主管部门管理的有12种。东北虎豹、白鹤、东方白鹳、丹顶鹤、中华秋沙鸭等一批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在国际濒危物种的抢救与保护中具有重要地位。

  (三)林草种苗多样性概述

  全省现有国家级种质资源库3个。审(认)定省级林木良种品种2个,审定省级草品种7个。全年生产林木种子51.08万公斤,其中,生产良种17.1万公斤。全省育苗面积1.43万公顷,培育苗木23.8亿株,出圃苗木5.1亿株。良种使用率达76%

  二、林草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措施

  (一)全面建立林长制

  制定出台了《吉林省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和7项配套制度,省委召开会议部署全面推行林长制,指导各地全面完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组织体系建立工作。首创的国有林业局局长兼所在地副总林长、在乡级设立林长办以及“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等做法得到国家林草局的充分肯定。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设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17048名,划分林草资源管护网格26108块,配置网格长28630名,协调“一林一警”3409名。

  (二)实施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

  根据国家林草局统一安排部署,吉林省率先启动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工作,共完成样地监测1103块和图斑监测509.68万个,完成了879.28万公顷林地、67.47万公顷草地和23.03万公顷湿地与“三调”数据的对接融合,形成了以国土“三调”为统一底版的森林、草原、湿地资源底数,为后续林草资源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积极化解保护地内矛盾冲突,统筹保护与发展,有序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成果已报国家待批。制定省级自然保护地设立暂行规定,有序划建省级自然保护地。在向海、莫莫格等8处重要湿地实施保护能力提升和宣教研学项目,新建省级湿地公园4个。落实国家林草局对过渡期管理要求,不断强化日常巡护、监测监控、保护修复等工作落实,推动保护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四)全面强化林草科技推广

  积极组织各级林业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充分依托国家林草局产业创新联盟、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大力开展实用技术研发,充分发挥科技引领示范作用。2021年,全省林草行业15个项目通过验收,并获得先进科技成果;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9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利用中央财政资金2002万元,在林木良种培育、林草中药材种植、有害生物防治等方面,推广转化30个林草实用技术。落实国家林草局部署,吉林省林科院完成了920批次食用林产品安全监测任务。围绕加快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8项林草领域地方标准正式立项。

  (五)不断加大物种保护力度

  组织开展野外巡护值守、清山清套清网活动和候鸟护飞行动,东北虎豹等野生动物栖息生境得到持续改善,东北虎豹数量从2017年的27只、42只分别增长到现在的50只、60只。积极推进中华秋沙鸭保护,研究制定《关于加强中华秋沙鸭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吉林省中华秋沙鸭保护总体规划(20212030年)》,着力构建“两地十区十五站”总体保护格局。积极推进市、县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站建设,累计救护野生动物65种、800余只(头)。全面加强野猪非洲猪瘟、鸟类高致命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和主动预警工作。认真指导全省各级野生动物主管部门受理野生动物损害补偿工作。以举办全省“爱鸟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建立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形成执法合力,累计收缴野生动物及其制品3740头(只、件),没收非法猎捕工具2347件(套)。

  (六)综合利用林草生物资源

  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林草行业助推绿色经济发展的意见》。省林草局编制印发了《吉林省林草产业转型发展“十四五”规划》《吉林省林下及林特产业集群推进工作方案》。着力推进红松果(兼用)林改造培育、特色经济林、林草种苗花卉、林草源中药材、绿色菌材、特色经济动物养殖、林草资源精深加工、森林休闲旅游康养、万里国家生态步道等重点工程建设。认定了全省第二批13个森林康养基地和2户森林人家。组织指导全省红松人工林经营抚育的系列标准。指导通化市编制《通化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实施方案》,获国家林草局批准。

  (七)进一步健全执法体系

  《吉林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条例》通过施行,《吉林省森林植物检疫实施办法》《吉林省森林病虫鼠害防治实施办法》2部省政府规章废止。省级设置重点国有林执法监督局,承担依法组织查处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等违法案件职责。11个市(州)级林草主管部门独立设置林草执法机构2个、依托其他专门设置执法机构的1个; 66个县(市、区)独立设置林草执法机构的有7个,其他单位均采取分散方式执法。目前,全省林草系统具备执法资格人员1491名,其中,行政编制人员129名,采取委托执法人员1362名,分别占执法人员总数的8.7%91.3%

  三、林草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

  (一)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日益完善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列为首批5个国家公园之一,成为吉林生态强省的新地标。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总面积140.6万公顷,吉林省涉及面积95.6万公顷,包括珲春、汪清、图们3个县(市)的17个乡镇,占虎豹公园总面积的67.9%。截至2021年底,除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外,全省共有自然保护地167个,其中,自然保护区51个(国家级24个,省级20个,市县级7个),森林公园64个(国家级35个,省级29个),地质公园9个(国家级6个,省级3个),湿地公园32个(国家级23个,省级9个),风景名胜区11个(国家级4个,省级7个),以国家公园为主体,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以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具有吉林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形成。按照自然资源部和国家林草局部署,仍在持续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有序解决区划不合理、区域重叠等历史遗留问题。

  (二)林草湿生态连通工程初见成效

  林草湿生态连通工程,是吉林省委、省政府着眼全省林草生态的整体性、系统性修复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生态强省建设的一项主体工程。工程目标是,通过生态修复,连通森林、草原、湿地“三大生态空间”和重要生态功能区,解决生态系统破碎化、生态孤岛化的问题,形成林网成格、草地连片、湿地相嵌、交错互连的高颜值生态连通格局,恢复和改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高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整体性,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2021年,完成造林绿化215.8万亩,超出计划7.9%,同比增长22%。其中,修复完善农防林网10.7万亩,公路铁路河流绿化4400公里,绿化村屯1176个,城市县城绿化1.7万亩,义务植树3091万株,沙化土地治理16.45万亩,后备资源培育93.28万亩,退化草原治理23.82万亩。

  (三)林草生物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全省实现连续41年无重大森林火灾。春季森林草原防火期发生森林草原火灾11起,秋季防火期实现“零火灾”。林草有害生物防治应施调查监测的64种,通过调查监测达到发生的有56种,全省实施调查监测面积1383.43万公顷,平均调查监测覆盖率为99.78%。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总面积为30.99万公顷,较去年同期下降15.56%。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作业面积50.82万公顷次,无公害作业面积49.45万公顷次,无公害防治率97.33%。草原有害生物防治面积5.36万公顷,投入人工628人次、车辆292辆次,培训农民660人次。

2022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和第三个“十年绿美吉林”行动的关键之年,吉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53次视察吉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生态强省战略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吉林样板”总体目标,牢牢把握筑牢生态屏障、加快生态惠民“两条”主线,以优化连通森林、草原、湿地“三大”生态空间为主攻方向,以统筹推进林草湿生态连通工程为重点,持续补短板、强弱项、上水平,努力为全省人民提供更多更普惠的生态产品。(来源:吉林省林草局)

 

福建花卉育种成就千亿元特色产业

多年来,福建省把发展花卉产业作为一项主导产业大力推进,初步形成了漳州水仙花、漳浦蝴蝶兰、延平百合花等10多个产业集群。2021年,全省花卉苗木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165亿元,成为福建第三个超千亿元产值的林业特色产业。

福建花卉产业“好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大批新品种的育成与推广应用。特别是全省实施花卉新品种以奖代补激励政策,极大激发了花卉育种者的积极性。他们在注重花卉种质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的同时,积极开展花卉新品种选育,致力破解种业“卡脖子”问题,花卉育种成绩斐然。

“十三五”期间,福建省育成的非洲菊、山茶属、百合属、含笑属、叶子花属、石斛属、紫薇属、杜鹃花属等14220个花卉新品种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其中蝴蝶兰74个,占总数的33.6%;福建山樱花、桂花、花烛属、富贵籽和兰花新品种依次为32个、29个、22个、19个和11个。

福建省林木种苗总站二级调研员陈璋负责全省花卉行业管理。他表示,福建省野生花卉种质资源非常丰富,拥有野生花卉128371565种,其中仅兰科植物就有60100多种(变种),是建兰、寒兰、墨兰的主要原产地之一。丰富的野生花卉种质资源,为培育新优花卉品种、助力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陈璋介绍,为保护、收集、驯化和开发利用野生花卉种质资源,目前全省已建成6个国家级花卉种质资源库、4个省级花卉种质资源库,共收集保存特色优势花卉种质资源1411份,其中仅三角梅种质资源就达543份,非洲菊和绣球花分别达113份和111份,兰花国家级种质资源库和兰花省级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兰花种质资源达510份。

“福建花卉新品种创新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特色优势花卉蝴蝶兰、富贵籽、三角梅、福建山樱花等新品种数量和推广种植面积,均位居全国前列。”陈璋说。

针对花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够、品种创新存在明显短板和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陈璋认为,要建设花卉强化育种协作创新平台,设立花卉品种创新奖励专项资金,完善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分段补助办法,减轻广大中小型花卉企业科研经费支出压力。同时,完善现行花卉新品种奖励政策,对花卉种业企业自主选育且推广应用量较大的品种,给予研发后补助。

未来,福建将以观赏性强、适应性广、节能环保低维护为育种目标,培育蝴蝶兰优良新品种,进一步提高自育品种市场占有率。同时,依托棠潮园艺暨班纳利中国育种中心项目,重点选育适应华南地区夏季炎热气候的耐热型时令花卉,进一步做大做强花卉苗木千亿元产业。(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柏吉芳 黎芸熙

 

 

安徽亳州林下经济带动近17万人就业

安徽省亳州市探索林农复合经营模式,形成了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生态旅游等产业发展模式,促进了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目前,全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37.04万亩,带动就业16.77万人,农民来自林下经济的年人均收入达2600元。

亳州市因地制宜发展林下中药材、蔬菜等种植业,通过示范推广,全市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2.95万亩,重点以林下连片种植牡丹、白芍、白术、白芷等为主。依托亳州市谯城区农民合作社联合会,建立了“县级农民合作组织+谯联品牌+农民合作社+中药材产业+农户”的新型农合服务体系,建成10个中药材初加工基地、3个镇级中药材产地批发市场、98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为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充分发挥当地苔干、大蒜、朝天椒等生产基地的优势,发展林下蔬菜6万余亩。

亳州市利用林下空间养殖鸡、鸭、鹅等家禽,与林木形成良性生物循环。目前,全市林下养殖总量达50余万只。

发挥涡河、西淝河、芡河、茨淮新河等河流水面广阔、水系众多的自然条件优势,发展森林旅游、生态休闲、度假等旅游业。通过政府投资,兴建“林拥城”“亳药花海大世界”等旅游观光园;通过吸收社会资本兴办不同特色的农家乐、森林人家、水面垂钓等项目,并发展餐饮、商品零售等一系列配套产业。目前,全市林下生态旅游共接待游客43.15万人次,实现收入1187.6万余元。(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周顶)

山东济南多措并举激发林果产业活力

今年以来,山东省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总体要求,通过示范园帮包、低产园改造、“菜单式”培训、品种结构优化、品牌战略推进、销售方式创新等措施,激发林果高质量发展活力。截至目前,全市经济林总面积121万亩,产量67万吨,年产值43.7亿元,从业人员28万余人。

——抓好示范园帮包,增强辐射带动力。目前,全市已创建国家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园1处、省级24处、市级123处。为更好发挥标准化示范园辐射带动作用,济南市林果技术推广和产业服务中心组织全体工作人员主动对接,深入生产一线,每人帮包一个示范园,努力把示范园建成优良品种的繁育辐射园、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园、集约管理的模范样板园、技术人员的创新实践园。

——抓好低效园改造,实现更新换优。按照“三改三减”(改品种、改树形、改土壤,减密度、减化肥、减农药)的技术要求,重点对核桃、山楂、苹果、杏、大樱桃、枣等主栽树种的低产低效园进行改造提升,同时配套增施有机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复合种植等综合管理技术,推进老弱树更新复壮、低产实生树高接换优。

——抓好“菜单式”培训,推进林果科技进万家。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依据基层林农的“需求菜单”,精准实施“菜单式”培训,派出30余名技术人员深入一线,面对面为果农答疑解惑,指导果农2600余人次。今年以来,先后制发《关于加强春季林果技术指导的意见》《济南市经济林夏季管理技术要点》等文件10余份,印发林果生产重点推广应用技术21项,进一步提高了全市林果管理水平。

——抓好品种结构优化,增强市场竞争力。坚持市场导向,加快山农酥梨、鲁丽、彩玉等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特优品种的引进、筛选及示范推广,适度发展泰山小白梨等传统老味道品种和珍珠油杏、中油蟠桃13、维纳斯黄金苹果等种植效益好、市场竞争力强的优新品种,合理配置早、中、晚熟及加工鲜食品种比例,不断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形成树种(品种)特色鲜明的优势产区。

——抓好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美誉度。坚持大力推进经济林产品由规模数量型向品牌效益型转型升级,依托“平阴玫瑰”“源味南山”区域品牌优势,推动优质安全果品开拓国内外高端市场。截至目前,全市拥有“中国特色经济林之乡”4个、地理标志产品13个、“齐鲁放心果品”品牌25个、有机食品认证4个、绿色食品认证144个、无公害产品认证203个。

——抓好产品宣传推广,拓宽销售渠道。济南市连续多年成功举办大樱桃、玫瑰、雪桃、珍珠油杏、山楂、杏等采摘旅游节庆活动,联合山东小鸭智能电器有限公司等开展“公益助农直播带货活动”,通过直播带货、社区团购平台“线下”和“线上”方式宣传推广特色农产品,进一步畅通销售渠道。此外,还与京东农贸发展有限公司等签订销售合作协议,用更加快捷便利安全的方式将新鲜美味的产品送到客户手中。(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高宏

 

 

 

 

网络实名:吉林省林业产业网
Copyright 2008-2009 jllycy.com,All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吉林省林业产业协会     承办维护:吉林林业科技信息中心    电子邮箱:jllycyxh@163.com     联系电话:0431-88627576(协会)

ICP备案号:吉ICP备06006197号  网页分辨率1024*768  建议使用IE5.0以上版本浏览


吉ICP备18005204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2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