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企业风采

 

地址:长春市南关区大经路2206号21世纪A座1008室

网址:http://jllycy.com  或:吉林省林业产业   

 E--mail:jlslycyxh@163.com

邮编:130041   

 

欢迎光临吉林省林业产业网站,如果您有什么建议和要求,请您联系我们!
2009,辽宁林业闪现十大亮点

     2009-12-29       访问次数:8813次

     中国绿色时报12月28日报道 年终岁尾,梳理全省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轨迹,辽宁又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全省林权制度深化改革、辽西北荒山绿化等四大省级林业生态重点工程、林业产业建设等各项年度工作任务如期完工,十大亮点值得关注。
  亮点一:突破辽西北荒山绿化工程启动
  4月3日,辽宁省委、省政府在朝阳市启动“突破辽西北战略”600万亩荒山绿化工程。辽宁决定从今年开始,用3年时间完成这一区域600万亩荒山造林绿化任务,其中朝阳市500万亩、阜新市和铁岭市共100万亩。任务完成后,辽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将由32%提高到40%。
  亮点二:《辽宁省防沙治沙条例》施行
  5月27日,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辽宁省防沙治沙条例》,并于8月1日起施行。《条例》为辽宁省防沙治沙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亮点三:中央新闻媒体聚焦辽宁林改
  6月16日~20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和《新闻联播》两个栏目组先后来到辽宁省抚顺市山龙村、三家子村和金斗村采访集体林权配套改革开展情况。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绿色时报等多家中央媒体陆续刊播、刊发辽宁省集体林权配套改革的新闻报道。
  亮点四:通报全省森林生态效益最新研究成果
  7月6日,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在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片红松林里,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新闻发布会。由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和省林业厅的专家,现场测试了森林里负氧离子含量,介绍了森林的多种生态功能。经过初步测算,2007年辽宁省森林生态效益总价值为2918.37亿元。
  亮点五:全省首个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挂牌
  7月6日,辽宁省首个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在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挂牌。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辽宁第一峰,有辽东水塔之称,是全省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近年来,保护区不断强化科普、文化、宣传、教育职能,利用区内丰富的物种资源,建成了标本馆、宣教中心等基础设施,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文化传统。
  亮点六:辽宁省政府确定八大造林绿化任务
  8月20日,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明确提出打响辽西北边界防护林体系建设、沿海经济带绿色通道建设、荒山绿化、河流两岸绿化、东部山区绿化、道路绿化、城区绿化和村镇绿化八大造林绿化战役。从今秋起,用3年~4年时间,使全省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35%上升到40%以上。
  亮点七: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林业工作会议
  9月9日,辽宁省委、省政府在沈阳召开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会议出台了《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现代林业发展的意见》和《辽宁省大规模造林绿化工程建设规划(2010-2012)》两个重要文件。
  亮点八:辽宁打出林业产业好牌
  好牌一,打造4个百万亩高效经济林基地;好牌二,重奖林业产业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好牌三,优惠政策扶持林地经济快速发展。今年,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省内出口企业效益的情况下,辽宁省财政投资不仅没减少,反而由去年的3000万元增加到5000万元。在林业产业优惠政策的拉动下,今年全省林业产业实现产值将超过600亿元。
  亮点九:限时5年完成林权配套改革任务
  在9月9日召开的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辽宁省委、省政府全面部署林业改革与发展任务,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现代林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用5年时间完成集体林权配套改革任务。
  亮点十:四大林业工程托起绿色辽宁
  截至11月底,辽宁省今年共完成人工造林446.8万亩,超过全年计划的46.5%;全民义务植树9443万株,几乎相当于每个辽宁人植树两棵半。以荒山绿化、辽西北边界防护林建设、沿海滨海大道两翼绿化、千村绿化四大工程为主体的生态建设,让辽宁山川披绿、满目苍翠。(中国绿色时报 记者:李宏)

网络实名:吉林省林业产业网
Copyright 2008-2009 jllycy.com,All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吉林省林业产业协会     承办维护:吉林林业科技信息中心    电子邮箱:jllycyxh@163.com     联系电话:0431-88627576(协会)

ICP备案号:吉ICP备06006197号  网页分辨率1024*768  建议使用IE5.0以上版本浏览


吉ICP备18005204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202000004号